必赢中国官方网站
Alternate Text
那些故事不会被遗忘
作者:付露   编辑:admin   来源:学院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:2015年10月20日 00:00 点击量:

出生在黄冈英山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城,孩提时代的我习惯了青山秀水,浓浓的泥土的芬芳,沉醉于田野间油菜花的金黄,满山茶园的幽香,流连于山间溪水的欢快,人们嘴角上扬的弧度。这座小城给我的不只是童年更是感动。

感动于淳朴的乡村生活,感动于小镇的温柔气息,感动于慢节奏的生活享受,感动于孩子们笑脸的天真,感动于对弈老人的安详,感动于这座小城曾经历史的厚重……

儿时,父亲给我讲抗日的故事,和父母一起看《小兵张嘎》、《鸡毛信》,他们告诉我中国曾经这样被侵犯;上小学时吱吱呀呀学唱《王二小放牛郎》,听老师讲述王二小的故事;再长大一些,我在在书本上得到卢沟桥事变,抗日战争的史实,观看电影《南京大屠杀》,只觉得触目惊心,不忍心回顾。

如今提起黄冈,脑海中便会出现教育,想起黄冈中学;会出现苏东坡的《赤壁赋》;会回想起秀美的大别山……如今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,过着平静而闲适的生活。曾经的这片土地却是浸染着鲜血,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,这是一块悲壮的土地。

黄冈英山,自古以来都有吴楚咽喉、江淮要塞、皖鄂通衢之称。她在北宋时期出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昇,全国有名的黄梅戏在这里也得到了发扬光大,更有十里桃花溪的美景。它是一块红色的土地,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的根据地,在30年的革命斗争中,党组织始终坚持活动不间断,被誉为“三十年红旗不倒”最为巩固的红色苏区县之一。

她还有一个鲜红的名字 :抗日模范县。

也是一次偶然的经历,家里收藏了一本《英山县志》。厚厚的一大册书就像这座小城数不过来的变化,一页页记录着她的喜怒哀乐,记录着她的忍辱荣耀。

不忍翻开的疼痛还是一一被记录。1937年,日军全面侵华,次年8月攻进英山县。1938年8月9日上午10时许,日寇飞机6次扫射、轰炸英山县城。投弹10余枚,炸毁房屋100余间,致42人死亡,重伤2人,轻伤7人。在那次进攻后,日军又发动8次大大小小的空袭,英山县城被炸得千疮百孔,死伤无数,人们流离失所。

读罢,只感觉时间凝固。

也许是从小在历史书中得知抗日战争这段历史,全面侵华,烧杀抢掠是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。而这却是第一次感觉到它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近,让我仿佛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那一段令人窒息的历史。

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,或病痛,或老去,或灾难,我们经历的生离死别可能无法控制,无法预料。生与死没有多少可划分的界线,生与死之间究竟有多远?可能在下一瞬,可能在一回眸……

满沾泥香   默默审视

小时候总喜欢听姥姥讲故事,讲述她几十年的所见,讲述小小村落哪些我不知道的那些故事。姥姥总是能满足我对往事的好奇,无论是她的家族,她的童年亦或是母亲的趣事。每每聊起,姥姥总能勾起无尽的回忆。

在那段泛黄了的时光里,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。那段岁月里他们饱尝了太多酸涩与艰辛,挥洒了太多的汗水与泪水,也在时间的流逝里慢慢被遗忘。

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都刻满了历史的沉淀。灯光下的她回忆起往事是脸上还是泛着光,慢慢花掉的双眼也在一点点倾诉自己经历的风雨,但总会有一段沉痛而不愿被提及的记忆。

那是姥姥还很小的时候,她并不认识飞机,也不知道它会做什么。只知道它在天上盘旋,离村落越来越近,远处的炮弹声响起,人们纷纷四处逃命,太姥姥带着孩子们全家匆匆忙忙跑出家躲进了山洞,孩子恐惧哭闹,太姥姥一把捂住孩子们的嘴,在山洞里静静地藏起来。地面上被炸出一个又一个堰塘般的大坑,飞土四溢,掩埋无数。人们寻找失散的亲人,丈夫找老婆,老婆找孩子,哭声、喊声一时间浸染了村落,村子里笼罩着恐怖的气氛。因为战火不断的蔓延,妻离子散的不断增多,那样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。没有读过书的姥姥可能无法将他们写成历史,但从她的脸上,她的情绪中能清晰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恐怖环境,那是一段怎样惊心动魄的记忆。

身上满沾泥香,暮年的姥姥一双安静的眼睛,默默审视往昔与今天。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,很多殷实家庭的背景着实让很多人倾羡,然而战争带走了所有,在生与死面前,人人都一样。可能也是经历了沧桑的原因,姥姥总能把一切看得很淡。岁月褪得去伤痕,但难以抹去历史的记忆。

城市一隅   陵园孤寂

几千年的历史岁月,如今浓缩于小小的城市一隅,这里的很多印记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渐渐消退,曾经的古城墙,曾经的炮台也是从长辈口中得知。对于战争,我的理解来源于各种纪录片,也来源于如今处在世界其他尚不那么和平的角落。

1937年“卢沟桥事变”爆发以后,英山也由党组织派来的进步生王枫、魏文伯、杨必声等同志领导,开展起了民情激奋的抗日救亡运动,成立英山县民主政府,建立“农抗会”、“青抗会”、“童抗会”、“妇抗会”全民抗战,多次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和进功。

在家乡我能看到的历史印记在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,烈士纪念碑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、烈士墓冢、烈士纪念馆……走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墙,上面雕刻了一个个英雄的名字,触摸字迹的粗糙,高低起伏中藏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痕迹,石壁上的一字一句雕琢有力,在指尖传递着能量,而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;每一个故事,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。这些抗日英雄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。这时的历史在我稚嫩的眼眸里是遥远而雄伟的,它就像是孩子眼里的太阳,一直在远方照耀。

烈士塔旁边的 “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”立于民国二十八年,也是抗日胜利两周年,为了纪念抵御日本侵略者而壮烈捐躯的将士们而立,这一块碑也是大别山区唯一的一座原始纪念碑。在陵园内部还有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“御侮亭”,这一碑和一亭是中国人民不甘沦为亡国奴的历史见证,也记录了英山人民誓死卫国精神和力量。

从小每年都会来这里,或是学校组织,或是父母陪伴,这里安静的环境让每个前往的人感受到肃穆,感受到生命的力量,历史的沧桑巨变。叶子缝隙里藏不住明媚,让这里的阳光格外明亮。环顾陵园四周,纪念碑前花圈上的白色小花泛着露水,花圈上也写着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。以前这里是一片贫脊的山坡,是每一次大小战斗的必争之地,它浸润着先烈们的鲜血,如今这里成了革命旅游的景区,2005年被国家十三部委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。全国各地的游客应接不暇,似乎打破了它的寂静,但是却也在穿行的人群中感受到愈来愈浓的庄重。

陵园内郁郁葱葱的树木,慢慢蜿蜒的山体,让这里的空气似乎与世隔绝,当你触摸一个个滚烫的名字时,当你看着墓前的菊花,仿佛就能看到他们英勇就义的场面,让人不忍心打破这里原有的孤寂与安静。

一笔一划   笔耕不辍

之前倾听过一位老人的亲身故事故事,一位英山县的七十多岁的老人手工写了20多万字的大别山抗日小说《浴血英豪》。很难想象一位老人暮年持笔记录历史,挑灯夜战的画面。这位老人名叫李宗豪,读完初中一年级便在家务农,50多年前,在他还年轻的时候,农闲时候常常听长辈们讲一些发生在大别山区的抗战故事,对那些机智勇敢的抗战英雄非常仰慕,那时他就萌生了要写一本书的念头,记录这些动人的故事,让后人铭记那段历史。后来,只要是听到相关的素材和故事,他就用笔一一记录下来,前前后后记了20多本笔记。老人的所有稿件都是手写,遇到自己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、问老师。

后来的文革期间老人的创作路一度停滞,文革后老人想继续把故事书写下去,便又放下锄头,重新开始了他的创作。如今现代科技不断发展,动笔书写的习惯已经不多了。老人没有接触过电脑,他的笔记、手稿全部是自己一字一句手工书写,反复修改了几遍后再认真誊写。白天有农活,他平时都是晚上或者阴雨天气写,历时七年,用坏了无数的笔头和墨水,老人终于完成了这一部抗日小说,也将那些不为当今年轻人所知道的抗日故事和抗日英雄呈现出来。一笔一划满蘸了老人毕生的心血,这里面不仅有他的艰辛历程,还有当地人的血泪历史。

跌宕起伏   冷暖一生

还有一位老人,他也是一位普通农民。在英山县红山镇白铺村的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子里,几乎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长时间沉默的老人,其实还有另一重身份——他是当年日军侵华的亲历者,是日军在华残暴行径的见证人。他的名字叫陈世宽。

当他的话语、动作、表情被重新嵌入那一段关乎民族命运、惊心动魄的历史,老人跌宕起伏的冷暖一生我们无法体会得到。陈老回忆到,当时隔壁家有两个女儿,在县中心小学上学,因为没能躲开空袭,12岁和13岁的姐妹被一起炸死。

陈世宽家的店铺在一次轰炸中被夷为平地,一家6口人被迫放弃家族生意,躲进农村避难,拾荒为生。回忆起当时轰炸的场景,老人记忆犹新。地上被炸出一个又一个堰塘般的大坑,很多人被溅起的飞土直接活埋。他还记得一个上午,大队日军闯入英山县城,实行“三光”政策。因没能快速逃离,表哥表嫂在租住的屋子里被日军抓获。随后日军当着表哥的面残害了表嫂,表哥在绝望的挣扎中,被日军一枪打死。见状赶来评理的房东也被日军残忍杀害。

回忆到动情处,陈老从口袋里摸出手绢,抹了一把眼睛,拍着桌子,大骂日军畜生,并称,当时鬼子进村何止“三光”?奸、杀、烧、掠、抢,简直无恶不作。

如今,许多曾经历抗战的老人,如今被人们当作那个岁月的见证,已鲜有人在,多少生动的故事,都随着老人的离去而永远地消散了。在抗日战争胜利近70年后的今天,在中国的抗日记忆中,民间记忆不会被抹去也不该被抹去。

出生在英山的抗战英雄还有很多,傅慧初、傅奎清、李少元……他们曾在英山的这片土地上成长,与日军浴血奋战。

放眼全国,曾经的山河土地在流泪,1931年9月18日,日本挑起了“九一八事变”,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;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“七七事变”,日本开始全面侵华,抗日战争爆发,就此长达八年的抗战正式打响;还有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: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,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、抢掠、强奸等战争罪行……十四年抗战期间,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,他们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,那是一个被风与火劫掠的时代,耳边接连的枪声,空气中弥漫的硝烟,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。这段历史我们不会忘记。

在中国的这一片黄土地上,有这样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,一个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。他们热爱和平,对战争深恶痛绝;向往安宁而平静的生活,排斥一切可能存在的罪恶;在艰难困苦面前,他们团结一心,迎难而上,一起经历风风雨雨,即使再苦再难也仍然坚持……这也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民族,无论邪恶的风暴怎样来袭,它依然挺直自己的身躯,昂首向前,无所畏惧。

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,我们以友好待人,我们虽然宽容,但这绝不代表纵容。这一段历史不会轻易被抹去,这是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辛酸血泪,不是道歉可以弥补的。我们的民族一代代传承下去,这段历史将成为民族的烙印深深存在于我们的心里。一切的罪恶都已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里,一朝一幕都非常清晰。

现在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,曾经姥姥感叹现在的好生活,然而如今她也已离我远去。这些经历了苦难的老人在慢慢地减少,他们在战乱的年代饱受沧桑,在苦难的日子里一步步风雨。我们的安宁是他们在战争年代的浴血奋战换来的,是在苦难的磨练和历史的阵痛中一点点形成的。

抗日战争胜利已过去70周年,这七十年里我们摆脱了百年的屈辱史,结束了凌侮的惨痛历史,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次重生,日军的暴行让中国人饱受折磨,但同时,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惕与忧患意识,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“落后就要挨打”是历史的规律之一。

七十年过去了,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,或许很难理解过去那个时代的惨烈和伤痛,也永远难以感同身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。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尽,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,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,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,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,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,有过“一寸河山一寸血”的悲壮历史,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都不应当忘记的。

有老兵说:我们不怕死亡,我们害怕被遗忘。这些老人的身上藏着太多的历史,如果当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越来越淡化这段历史,那结果是可怕的。人是不能不懂得历史的,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,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,需要让这些抗日的故事、抗日英雄成为我们民族的“集体记忆”。

历史教会我们的不是仇恨,不是眼泪,而是要和平不要战争,要自我反省,记录历史,还原历史,学会铭记反思。这样的记录不仅仅在书本上,在剧作中,在老人们的记忆中……今天的中国国力一天天强大,我们在曾经的屈辱中获得了新生,那些或许会被时代抛弃的“遗物”,代表的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。

那些人、那些记忆、那些故事都不会被遗忘……